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新型眼保健操”被指翻白眼
更新时间:2013-06-18 15:18:07

近日,在网络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眼保健操”此方法通过转动眼球的方法来达到,眼部保健的作用。而这“新型眼保健操”出现后,也得到了网友们不同的看法,最多的看法就是这种“左翻翻,右翻翻,上翻翻,下翻翻”的眼保健操是翻白眼专业教程。

网友:隐形眼镜拧成麻花

“传说中的新型眼保健操?翻白眼。”视频显示,这套“新型健眼操”是由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公益项目台州办公室、光明天使学生视力保护中心制作。视频中,一名穿红色衣服的女孩进行了示范练习,其基本练习动作共分六个部分:双眼向左上左下看、双眼向右上右下看、双眼向左向右看、双眼顺时针转着看、双眼逆时针转着看、用力闭眼再用力睁眼向上看,最后闭眼休息一阵即可,整个过程持续5分多钟。

“纵观整段视频,女孩一直在翻白眼”,网友们戏称其为“翻白眼专业教程”,并对其效果提出质疑。一位坚持按照视频示范动作练完的网友告诉记者,这比传统的眼保健操做起来要吃力多了,练完后感觉头晕。网友“重庆弟子”也调侃说:“如果让我做的话,我的隐形眼镜估计都拧成麻花了。”

回应:能很好地预防近视

昨日,记者联系上光明天使学生视力保护中心推广部主任裘家森,他称,微博所传的“新型健眼操”视频正是他们开发并放上网络的。

裘家森介绍,该中心总部在北京,所属公司为北京中科视光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大家所看到的这套健眼操事实上在2006年就已经开发出来,“请的是眼保健相关专家开发的。”不过究竟是请的哪个单位哪位专家,裘家森并没有透露,只称不是医院也不是学校的。

对于这套健眼操是否有用,裘家森称:“经过测试是有作用的”。他表示,这套“健眼操”的科学依据在于,很多青少年眼球转动时间和强度不够,通过这套操的锻炼,可以活动眼球,同时增强眼部肌肉能力。曾有4个班级的学生做过一次对比实验,两个班级每天做这套健眼操,两个班不做,一段时间后,做健眼操的两个班级学生视力明显好于不做操的学生。他说,长期使用这套健眼操对预防近视有很好的效果。

为何6年前开发的健眼操现在才在网络上走红?裘主任称,这套健眼操是给在中心治疗近视的青少年使用的,他们最近放上网也是为了让青少年可以在家里照着做。

至于该中心和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公益项目台州办公室之间是什么关系,裘家森未作说明。

说法

学校:未采用“新型健眼操”

裘家森告诉记者,他们曾向学校进行过推广。他说,今年9月份,中心对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小学1600个学生进行过视力检查,有960人的视力达不到1.0。对此,他们将这套操教授给了学生。

随后,记者向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小学求证,该校王校长证实了裘家森所述。“不过学校并没有使用这套健眼操。”王校长说,当时的确想过使用这套操,因为传统的眼保健操需要使用手指按摩,但有的学生却找不准穴位。而这套“新型健眼操”只锻炼眼部肌肉,不需要用到手指,所以想过推广,不过一直没有实施。对于做“新型健眼操”是否有不适,王校长表示,她自己曾练习过一段时间,才开始的时候会感觉眼珠较疼,坚持过一段时间后这种症状就没有了。

无科学依据 会增加眼部疲劳

昨天,南坪爱尔麦格眼科医院主任医师谭吉林在看过视频后表示,“这种方法不靠谱,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谭吉林说,如果网友坚持按照视频传授的方法练习,持续五分钟后,练习不仅达不到健眼的效果,反而会造成眼部肌肉疲劳,如果练习者戴有隐形眼镜,练习可能导致其眼角膜发炎,或造成隐形眼镜镜片掉落。这套健眼操或许对斜视手术后眼肌的功能恢复有一定作用,但什么时候练习,练习多久,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如果视频制作者要证明这套健眼操对预防近视有用,就最好拿出科学依据出来,以免误导大众。”谭吉林同时提醒说,网友最好不要盲目跟风,如果要按照视频内容练习,练习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一两分左右即可。近视的预防和治疗还是要靠多参加户外活动、避免近距离用眼等方法。

  • 美丽孕期
  • 怀孕手册
  • 育儿宝典
  • 早期教育
  • 母婴用品
  • 女性保健
  • 产前产后
  • 宫外孕
  • 孕产名词
  • 怀孕症状
  • 优生优育
  • 避孕手册
  • 流产常识
  • 怀孕准备
  • 不孕不育
  • 新生儿
  • 婴儿期
  • 幼儿期
  • 学龄前
  • 智力开发
  • 行为习惯
  • 家庭教育
  • 幼儿入园
  • 婴儿营养
  • 奶粉
  • 孕妇用品
  • 婴儿用品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