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怀孕第七月认识助产运动
更新时间:2013-07-01 19:25:29

七个月的宝宝,肺部已经发育完全,就连体重也大概会有1公斤咯!妈妈在这个时候因为肚子越来越大、越重的关系,便秘和痔疮的问题也会接肿而至。还有从这个月开始要特别注意减低活动量,多休息,小腹不要过于用力,以防早产的发生。

心情的转变

我还记得怀孕七个月的时候,宝宝踢人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在日记上写着:“你又长大450克,这次的脸蛋更加清晰,目前头上脚下,活动力强,没有前两个月规则,长得似乎像爸爸。”感觉每一天更加兴奋、满足,而且有强烈的成就感,觉得好幸福!

这个月会比较担心的就是生产方式,不知道该自然产还是剖腹产,感觉有一点点小小的焦虑,但其实多取得一些信息,多和医生沟通聊一聊,焦虑也会减少很多。怀孕七个月会产生的心情转变有:

生产的心理准备:之前会认为反正还早,但进入七个月后会对生产开始有心理准备,并开始思考相关的问题。

健忘:心神不宁的现象变成单纯的健忘,常常望着远方发呆,却不见得在想事情。重要的事可以记下来或是贴在冰箱等明显的地方,才不容易忘记。

强烈幸福感:常会摸着自己的大肚子,有一种更强烈的满足、幸福感。

生理变化

怀孕到了七个月,肚子大大的,最明显的生理变化就是行动不便,坐车、开车、弯腰、抬手皆不适。

怀孕时我还满小心的,绝对不会让自己的步伐走得很快,其实孕妇想走快也很难啦,至于开车,因为必须常出门的关系,我是一直到快要生产还自己开车,虽然坐在车上会有点难过,但放松一点,只需不要长途开车即可,以前我超爱开快车的,但怀孕之后开车非常小心,才没几个月就奇怪自己怎么越开越慢,时速才六、七十公里而已。

怀孕七个月会出现的生理变化是,肚子变大的压迫感,会让心脏的负荷变重,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孕妇到了这时候偶尔会有心悸的感觉。另外便秘和痔疮的问题会出现,除了饮食要摄取足够的水份和纤维,我是建议尽量多休息,让腹腔的压力减少。之前只是脚肿而已,现在是觉得脸部、手脚都肿肿的,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等生完贝比自然会好很多。

认识助产运动

为了让生产更加顺利,也为了减轻孕妇的疼痛不适,大概在怀孕七个月的时候,医师都会建议你开始做一些助产运动。通常第一胎比较痛,虽然我选择剖腹产,并没有自然产的疼痛问题,但我鼓励选择自然产的妈妈们,可以从这个时候做助产运动,花两、三个月去换生产当下的顺利,何乐而不为?

助产运动

知名的“拉梅兹运动”,即“拉梅兹生产减痛法”,是在孕妇怀孕满七个月时,透过医护专业人员有计划地教导夫妇有关怀孕的知识、神经肌肉控制运动、体操运动、呼吸技巧,然后经过夫妇不断有恒心的共同练习。在生产时,夫妇共同在待产室及共同进入产房,以便太太在临产子宫收缩时,丈夫可以鼓励及协助太太主动的运用自已的身体,适度的放松肌肉,减少生产时子宫收缩引起的不适。

除了拉梅兹运动,也有一些简易的产前运动,孕妇在满七个月后就可以开始练习。

1.腰部运动:以双手扶椅背慢慢吸气,同时手臂用力,脚尖立起,使身体向上,腰部挺直,使下腹部紧靠椅背,然后慢慢呼气,手臂放松,脚还原,早晚各做5~6次。这样做可以在生产时加强腹压及会阴部弹性,使宝宝顺利产出。

2.腿部运动:以双手扶椅背,右腿固定,左腿做三百六十度转动,做完还原,换腿继续做,早晚各做5~6次。这样做可加强骨盆附近肌肉及会阴部弹性。

3.腹式呼吸运动:平卧在柔软的地垫或床上,腿稍屈,闭口,用鼻吸长气,使腹部凸起,肺部不动,吸气越慢越好,然后慢慢吐出,使腹部渐平。每天早晚各做10~15次即可。如此做在生产前阵痛时可以松弛腹部肌肉,减轻痛苦。

4.闭气运动:平躺深吸两口大气,立即闭口,努力把横膈膜向下压如解大便状(平时在家练习时勿真的用力),每天早晚各做5~6次。这个动作平时可练习,实际用上是在生产时子宫口全开之后做,可加强腹压、帮助让宝宝较快产出。

  • 美丽孕期
  • 怀孕手册
  • 育儿宝典
  • 早期教育
  • 母婴用品
  • 女性保健
  • 产前产后
  • 宫外孕
  • 孕产名词
  • 怀孕症状
  • 优生优育
  • 避孕手册
  • 流产常识
  • 怀孕准备
  • 不孕不育
  • 新生儿
  • 婴儿期
  • 幼儿期
  • 学龄前
  • 智力开发
  • 行为习惯
  • 家庭教育
  • 幼儿入园
  • 婴儿营养
  • 奶粉
  • 孕妇用品
  • 婴儿用品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