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以艺术滋养儿童的心灵
更新时间:2013-07-17 15:14:33

以艺术滋养儿童的心灵作者:佚名来源:六一儿童网发布时间:2013-12-07 10:22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从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心灵长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为了生存,他们养成了撒谎、自闭、暴力等不良习性,以至心理和人格发生了扭曲。他们是失去了父母和家庭呵护的流浪儿童,如今聚集在北京光爱学校。如何使曾经流浪的孩子敞开心扉,体会存在的意义、认识生命的价值、感受社会的关爱,从而建立自信、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我带领启想儿童艺术中心的老师们,以“心艺树”儿童艺术教育公益项目的美术教育课程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0—6岁时期,绘画是儿童的第二语言。美术的多样表达形式、丰富的材料使用,最能激发孩子的好奇,也是孩子们易于接受、乐于尝试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然而,对于流浪儿童来说,他们的童年几乎没有接触过绘画。我们决定引领这些孩子首先去发现大自然的美,使他们在审美的过程中,在主体的个体生命与客观事物的对话中,认知生命,以此来省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在他们的内心播种善与美的种子,使他们相信善与美的种子会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并需要大家共同去护持。

根据孩子们的具体情况,我们从季节变化中自然美景的变幻、丰收的喜悦和生活习俗的不同等方面,设计专门的美育课程,以便孩子们能够将艺术创作结合生活经历,来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懂得生命的付出与给予,同时通过对传统习俗的体验与认知,构建孩子的自信心、文化认同,培养他们基本的艺术表达方式。课程持续进行一个阶段之后,孩子们终于慢慢地敞开了心扉。

美育课程的第一次活动是《自画像》。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不同艺术家的自画像,了解了自画像是对自我认同的一种表达方式。绘画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明显表现出对自我的不认同,还有些孩子表达出强烈的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或许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从镜子里面认真地观察自己,而有些孩子是不愿意看,或者不愿意让老师从镜子中看自己的!有位同学在画面的一个角落画了一个很小的头像,无论我怎样鼓励,他都说“我不会”,然后是静默。我们彼此握着手,我知道我已经触碰到孩子内心最敏感的、那个不认识自己的自我,我的内心隐隐作痛。就这样过了好久,我在孩子耳边悄悄地说:“孩子,你是一个很棒的男子汉!要是能把自己画大,今后你就有能力做到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这时,他犹豫着在旁边画了一个大些的自己,我如释重负,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还有一次活动,我们引导孩子们直接用树叶进行拓印,以表现秋天美丽的景色。教室里、操场上一派忙碌的景象。孩子们一边创作着,一边欢快地交流着自己的心得。当老师拿着孩子们的作品说“孩子们,你们太棒了!你们不逊色于那些大艺术家”,嘈杂的教室顿时出奇地安静, 连调皮的几个小男生也好好地端坐在地上,教室里安静得能听到孩子们的呼吸。“孩子们,让我们为自己鼓掌,告诉大家:你是最棒的!” “我是最棒的!”喊声和热烈的掌声从孩子们心底迸发,从教室传向操场、传向天空,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感动!

此后的《孕育生命的种子——和梵高一起秋收喽》、《垃圾也能变艺术——和库奈里斯一起创作》、《用爱浇灌 收获友谊》、《白雪儿飘飘,鹿铃儿敲敲——和斯考特一起过圣诞》、《千树万树梨花开——和黄公望一起看雪景》、《剪窗花 做鲤鱼 印门神——欢喜过大年》等课程都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孩子们的自信不断增强、视野不断开阔,内心产生了巨大变化。我们欣喜地看到,艺术使孩子们的抗拒、自我封闭在灿烂的笑容中消散,在对每周美术课程的期待中,艺术已经成为他们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

以艺术滋养心灵,这就是我们想要给予孩子们的内心力量和童年的礼物。在美的世界里,每一个生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每一个生命都被祝福着。艺术带给孩子,带给我们太多的爱与温暖、幸福与感动。

  • 美丽孕期
  • 怀孕手册
  • 育儿宝典
  • 早期教育
  • 母婴用品
  • 女性保健
  • 产前产后
  • 宫外孕
  • 孕产名词
  • 怀孕症状
  • 优生优育
  • 避孕手册
  • 流产常识
  • 怀孕准备
  • 不孕不育
  • 新生儿
  • 婴儿期
  • 幼儿期
  • 学龄前
  • 智力开发
  • 行为习惯
  • 家庭教育
  • 幼儿入园
  • 婴儿营养
  • 奶粉
  • 孕妇用品
  • 婴儿用品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