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杨慧霞:如何拯救"糖妈妈"
更新时间:2013-07-22 14:24:44

本报记者 方芳

中午12时,怀孕16周的杨佳(化名)走进北大医院产科专家杨慧霞的诊室。她的体重已经增加到72公斤,而怀孕前,她只有50公斤。

杨慧霞拿着刚刚出来的B超结果看了看:“跟同样孕周的孩子比,这孩子体型偏大。”

杨佳妈妈听了挺高兴:“好哇,准是个大胖娃娃。”

杨慧霞微微蹙眉,停下笔,对杨佳妈妈笑着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点儿无奈:“您错啦!您女儿怀孕才16周体重就增加了22公斤,孕妇体重过快增长会导致妊娠期糖代谢紊乱,也就是妊娠糖尿病,胎儿可能过度生长发育,将来孩子得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增加。”

杨佳和妈妈瞪大了眼睛,有些不知所措。

短发、大眼睛,40多岁的杨慧霞已经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这已是围产领域的巅峰。她是我国围产保健之母严仁英教授的关门弟子,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跟孕期糖妈妈打交道。

那时的中国,别说妊娠期糖尿病,就是糖尿病,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没怎么听说过,杨慧霞很有前瞻性地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博士毕业论文就是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当时这是个绝对的冷门。”杨慧霞说。

是什么,让杨慧霞如此关注“糖妈妈”?

何凤云(化名),一个让杨慧霞20多年后依然念念不忘的病人。

杨慧霞第一次见到何凤云是在北大医院的病房。怀孕26周的小何很胖,体重达90多公斤。躺在病床上的她特别不爱说话,别人都是来生孩子的,她却是来终止妊娠的。已经6个多月的孩子每天在肚子里踢踢打打,但她却不得不放弃。由于她得了严重的2型糖尿病,血糖未很好控制,同时伴有高血压,并出现眼底出血,如果不立即停止妊娠,大人孩子都可能有危险。

半年后,杨慧霞在门诊又见到小何。体重没减下多少的她又怀孕了。杨慧霞马上让小何做了血压和血糖的检查,结果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问题依然存在。

已经失去过一次孩子的小何死死拉着杨慧霞的手:“我不能再失去这个孩子了,求求您了大夫,一定要保住他。”

杨慧霞知道难度很大,但她还是决定试一试。她先用降压药把小何的血压控制住,但最难的是血糖,小何当时已经出现糖尿病引发的眼底出血。而20多年前,国内医学界还不敢给孕妇口服降糖药,因为不知道是否会影响胎儿。不能用药就只能打胰岛素,当时只有动物胰岛素,打多了,人的身体会自发产生抗体,时间一长胰岛素慢慢不管用了,只好不断加大剂量。

“我记得当时给小何加到了最大量,一天300多个单位。这么大的量我们从来没在孕妇身上用过。”杨慧霞冒着风险,对小何的各项指标进行严密监测,血压、血糖、胎儿大小……还要指导小何怎么吃,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每顿吃多少,“紧张得不得了”。

一天又一天,小何终于盼到了孩子足月,剖宫产下一个6斤6两的儿子。

几年前,何凤云再次出现在杨慧霞的诊室,一开始,杨慧霞都没敢认—眼前这个中年妇人身材匀称,最多也就60公斤,看着比当年还年轻。“杨大夫,这么多年,我一直按照您教我的管着嘴,体重控制得特好,血压、血糖也都控制平稳。我儿子已经上高中了,个儿高,是学校篮球队的。”

当年的“冷门”如今已成了热门。糖尿病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病,妊娠期的“糖妈妈”们也越来越多。由于孕期高血糖控制不理想,再加上孕期普遍存在营养过剩导致胎儿过度发育,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上升,目前北京市巨大儿平均出生率已经达到7.4%,有的区县甚至达到9.6%,比10年前翻了一倍。

并非所有“糖妈妈”都会像何凤云这么严重,多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也无不适感,但杨慧霞认为自己责任重大,因为她干的是影响两代人健康的事。

现在围产期营养师太少,而孕期“糖妈妈”又太多!这让杨慧霞很着急,于是,她和同事们利用周末,在全国近20个城市轮回培训妇产医护人员,一批具备围产期营养和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以及管理知识的医务人员成长起来。

两年前,杨慧霞在北大医院妇产科首创了全国第一家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可以一早来,一日三餐都由一日门诊提供,一天下来,告诉孕妇该怎么吃才能控制血糖。

“拯救一个‘糖妈妈’,不仅能保证她生下一个体重正常的健康宝宝,宝宝将来患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也会减少,而且曾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产后继续保持科学饮食,也许就能消灭一个潜在的糖尿病患者。”

十几年前,来找杨慧霞看病的大多数都是普通孕妇,正常产检,母子平安,那时,杨慧霞说自己干的是甜蜜的事业。

十几年后,杨慧霞出门诊,一半以上孕妇都有各种复杂甚至高危情况,高龄的,多次流产的,胎盘位置不好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基础病的,生孩子成了一件揪心的事。

但杨慧霞从未懈怠,她始终竭尽全力,将揪心变成甜蜜。

  • 美丽孕期
  • 怀孕手册
  • 育儿宝典
  • 早期教育
  • 母婴用品
  • 女性保健
  • 产前产后
  • 宫外孕
  • 孕产名词
  • 怀孕症状
  • 优生优育
  • 避孕手册
  • 流产常识
  • 怀孕准备
  • 不孕不育
  • 新生儿
  • 婴儿期
  • 幼儿期
  • 学龄前
  • 智力开发
  • 行为习惯
  • 家庭教育
  • 幼儿入园
  • 婴儿营养
  • 奶粉
  • 孕妇用品
  • 婴儿用品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