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鉴别进口奶粉是否原装 尚无绝对依据
更新时间:2013-07-25 15:11:33

□专家表示,要想完全判定进口奶粉的版本确有难度。

原装进口还是国内分装 奶业专家都不能确定

“美素丽儿”事件的发生,使进口奶粉不同版本如何识别再次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为此,晨报记者邀请奶业专家王丁棉一起,根据市场上常见的几种进口奶粉的外包装信息,一一进行识别。专家告诉记者,QS标志、商品条形码、中文标识等都可以作为辨别进口奶粉不同版本的参考信息,但有时仍无法通过这些完全确定它是否100%原装进口。专家建议,消费者若对进口奶粉有疑议,可向销售商索取入关和检验检疫凭证,以此来判定该款进口奶粉的真实身份。

业内人士:是否原装尚无绝对依据

本次供鉴别的6款奶粉均是沪上超市、大卖场等主流渠道销售的进口奶粉,包括雅培、美赞臣、惠氏、明治、雀巢等,由国内资深奶业专家王丁棉根据外包装及标识来判断这些进口奶粉究竟是原装进口还是国内分装。

王丁棉首先告诉了记者一些判断时可以参考的信息。第一是看QS生产许可标识,如果外包装上有这个标识,则这款奶粉很可能是国内分装的。第二是看产地,一般产地标注信息具体到某个城市的,通常是国内分装,因为这个是国内产品标识的习惯,而进口产品通常只标注国家。第三是看中文标识,一般如果有“采用进口奶源”标识的是国内分装,有“国外原装进口”的可能是国外进口,但也并不是100%如此。第四是看条形码,条形码的前缀也可以成为判断奶粉产地的依据之一,比如690-695是中国,76为瑞士,93澳大利亚,93新西兰等。

不过,王丁棉指出,以上依据都可以作为参考,但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市场上同样会存在标着“原装进口”但实际却不是真正原装进口的奶粉,再比如条形码只代表注册地,并非产品原产地,而且条形码也有可能造假。所以,要想完全判定一个进口奶粉的版本确实有难度。

根据记者提供的奶粉外包装,王丁棉表示,6款奶粉中有2款确定是国内分装,比如,其中一款的外包装上有“采用进口奶源”以及“产地:江苏省苏州市”的字样,同时它的条形码为694打头的,就可以判断它是国内分装的奶粉。另外有4款初步判断是原装进口的,如其外包装分别有“原产国德国”、“原产国瑞士”、“原装原产、源自澳洲”等字样,同时也没有QS标识,则判断它很可能是原装进口的,但也并不能完全确定。

对于一些妈妈关于“进口奶粉为何外包装上全都是中文”的疑问,专家表示,由于进口奶粉属于预包装食品,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口预包装食品必须有按标准印制的中文标签,应标明原产国或地区,及在国内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如有疑议,可向销售商索取卫生证书

怎样精准判断进口奶粉?王丁棉指出,有一个方法值得消费者借鉴,消费者如果对一罐进口奶粉有疑议,可以向其供应商索取该款进口奶粉的进关凭证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凭证的复印件,而且通过相关证件上的号码可以从政府有关渠道如网站上查询到产品详细的进口资料,以此来判定该款进口奶粉的真实身份。他表示,虽然实际操作真的会这样做的消费者非常少,但这的确是可以帮助判断进口奶粉有多“原装”的权威途径之一。

记者了解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预包装食品会严格把关,预包装食品进口必须向入境口岸所在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递交原产地证书、合同、装箱单、提单、标签相关资料和相关批准文件等。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对合格的产品出具卫生证书后方能销售、使用。

因此,卫生证书是每批进口食品的“身份”证明。当消费者对选购的进口食品比如进口奶粉有异议时,可向销售单位或标示的境内代理商索取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卫生证书核实其身份。

此外,消费者在选购进口食品比如进口奶粉时,如发现假冒、伪劣的现象,可以依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向检验检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进行举报。

  • 美丽孕期
  • 怀孕手册
  • 育儿宝典
  • 早期教育
  • 母婴用品
  • 女性保健
  • 产前产后
  • 宫外孕
  • 孕产名词
  • 怀孕症状
  • 优生优育
  • 避孕手册
  • 流产常识
  • 怀孕准备
  • 不孕不育
  • 新生儿
  • 婴儿期
  • 幼儿期
  • 学龄前
  • 智力开发
  • 行为习惯
  • 家庭教育
  • 幼儿入园
  • 婴儿营养
  • 奶粉
  • 孕妇用品
  • 婴儿用品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