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当画家
更新时间:2013-07-25 16:09:49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当画家作者:佚名来源:新浪亲子发布时间:2013-10-18 16:03每个孩子都有绘画的潜质,拥有创造和表现的欲望,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儿童通过早期绘画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可以把智商提高30%。绘画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素质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在孩子学画的过程中,有的父母发现孩子不是胡乱涂鸦,就是把模特画成了“四不像”,难道是孩子没有绘画的天赋吗?父母该怎么引导孩子的绘画创作呢?

儿童绘画的潜质与生俱来

家长们经常发现,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会特别喜欢用画笔涂涂画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颜料。对孩子来说,“画画”是儿童与生俱来的表达自我的语言方式。专门从事美术教育的孙老师说,幼儿绘画的敏感期约在4~5岁之间到来,而儿童绘画大概从2岁多就开始了,但这个时期绘画的表现还是符号系统,我们看到所有儿童的早期作品都是一些简单抽象的符号,几乎看不到也看不懂是什么内容,于是在成人的眼里这不是绘画,他们甚至认为儿童根本不懂绘画。其实不然,在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绘画的特质就是这样的:一条不规则的线段,一幅横握画笔在画面上绕来绕去留下的麻线团,甚至一个点,都表露着他们最初的认识和原始的记忆。这个阶段要伴随儿童很长时间。

南京市第三幼儿园的唐园长告诉记者,每个孩子对周围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角度,对同一个事物,每个孩子画出来的作品都是不一样的,家长们不应该过早干预孩子的创作,尤其是幼儿园阶段,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去感受和体验生活。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当大师

有人认为孩子在幼儿时期有一定的绘画才能,将来长大了就一定能成为画家。其实小画家和大画家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幼儿时期画得相当出色的孩子,长大后真正成为美术工作者的为数并不多。但是,许多医生、科学家、建筑师和画家的成才之路却常与儿时爱画画有着密切的联系。

美术是南京市第三幼儿园的特色课程,有着丰富的美术教学经验的唐园长介绍,从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尽管每个孩子都有绘画的潜质,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成为画家的天赋。“有的孩子,对色彩的感觉和把握会高于其他孩子,而有的孩子对造型的把握又非常准确,这些孩子可以说具备一定的绘画天赋。”不过,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当然,通过后天的努力,也会有部分孩子能达到一定的绘画水平,也能成为画家,但相比那些有天赋的孩子来说,家长和孩子都会付出更多。

如何给孩子选择美术班

本刊会员妈妈向记者表达了她的困惑:“我儿子好像对绘画还挺感兴趣的,我也给他报了幼儿园的美术兴趣班,但好像收效甚微。不知道有没有必要选择校外的一些培训班?”据记者调查,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惑。上了好几年美术班,带回来的作品多半是些概念单调的题材:画完了我的一家画公园,画完了周末爬山画学习游泳;画的娃娃永远长着一样的脸,画的构图永远都有着固定的模式,每张图必有个太阳挂在右上角;用色一定鲜艳夺目,却从来没有主色调。

三幼的唐园长建议家长,一定要选有美术理想的专业培训班。优秀的儿童画作品,并不是说画的技法多么出色、画面多么真实,而是从孩子特有的角度反映出来的生活,具有儿童画特有的生命力。精湛的绘画技法可以慢慢学习,而学会发现美、欣赏美是幼儿阶段最重要的功课。如果看到美术班出来的孩子,画的画都大致相同,甚至有成人修改的痕迹,建议家长离这样的美术班越远越好。

唐园长对时下家长的急功近利心态表示担忧,“现在社会上有各种商业性的绘画比赛,不少家长都热衷于让孩子参与这些排名比赛,我个人认为,家长要摆正心态,不要太在意比赛结果。要关注孩子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参加比赛能学会什么。有的孩子虽然得奖了,但却是家长代劳,孩子是一无所获。这样的比赛有什么意义呢?”

  • 美丽孕期
  • 怀孕手册
  • 育儿宝典
  • 早期教育
  • 母婴用品
  • 女性保健
  • 产前产后
  • 宫外孕
  • 孕产名词
  • 怀孕症状
  • 优生优育
  • 避孕手册
  • 流产常识
  • 怀孕准备
  • 不孕不育
  • 新生儿
  • 婴儿期
  • 幼儿期
  • 学龄前
  • 智力开发
  • 行为习惯
  • 家庭教育
  • 幼儿入园
  • 婴儿营养
  • 奶粉
  • 孕妇用品
  • 婴儿用品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