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女性安全期自测的方法与常见问题。
更新时间:2013-08-01 16:53:04

安全期测算

安全期测算的常用方法:

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称为排卵期。例如,某女的月经周期为28天,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在12月2日,那么下次月经来潮是在12月30日(12月2日加28天),再从12月30日减去14天,则12月16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也就是12月11-20日为排卵期。除了月经期和排卵期,其余的时间均为安全期。在安全期性交可不必采用任何避孕药物和避孕工具

安全期测算的避孕与排卵

正常育龄女性每个月来1次月经,从本次月经来潮开始到下次月经来潮第1天,称为1个月经周期。

从避孕的角度考虑,可以将女性的每个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排卵期和安全期。一般来说,

正常生育年龄的妇女卵巢每月只排出一个卵子。卵子排出后可存活1~2天,精子在女性生殖道里可存活2~3天,

受精能力多在排卵后的24小时之内,超过2~3天精子即失去与卵子结合的能力。

因此,在排卵前2~3天和排卵后1~2天性交,就有可能受孕,这个时期叫易孕期或危险期。

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将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

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称为排卵期。其余除月经期以外的时间称为安全期。

安全期又分为排卵前安全期和排卵后安全期。从月经干净那天到排卵期开始的前一天的那段日期为排卵前安全期。

从排卵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为排卵后安全期。排卵后安全期比排卵前安全期更安全。

这是因为有些妇女有时受环境变化和情绪波动等影响使排卵提前,这样排卵前安全期就会缩短,而自己并不知道,

这样排卵前安全期就不大安全了。卵巢在一个月经周期中先后排两次卵的机会是极少的,

即排卵后到下次月经来潮前这段时间一般不会再发生第二次排卵,所以,排卵后安全期就比较安全。

采用安全期避孕的关键是测定妇女的排卵日期。卵巢排卵时,一般没有特殊感觉,

即使有些妇女可能有下腹痛、腰酸、乳房发胀及情绪改变等症状,但这些现象不是排卵时的特有症状,

故不能作为排卵的依据。月经和排卵呈周期性变化,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掌握了两者的变化规律,

就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来测定排卵日期。测定排卵日期的方法很多,而妇女能够自己掌握的方法有:

根据月经周期推算、测量基础体温以及观察宫颈粘液分泌等。

安全期避孕要注意哪些问题

采用安全期避孕首先要准确地测定排卵期。目前用于测定排卵期的3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日历法可用来推算排卵期及排卵前、排卵后安全期。但它只适用于月经正常的妇女,

有时因环境改变和情绪变化使排卵提前或推迟,所以不够准确;测量基础体温法可以测定排卵日期及排卵后安全期

,不能预先测定排卵前安全期,该法比较麻烦,要求又严格,如不按照规定测量体温,就不能准确测定排卵日期;

宫颈粘液观察法能测定排卵期及排卵前、排卵后安全期,正确性较高,但使用者必须经过培训,完全掌握后才能使用。

如将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就能扬长避短,收效更大。

对月经周期不是非常规律的女性,最好按下述方法计算。

最短的周期天数-18=周期中易受孕期开始的第一日

最长的周期天数-11=周期中易受孕期的最后一日

例如:一位妇女月经周期基本规则,最长周期为31日,最短周期为28日。那么28-18=10,31-11=20。即自月经第一日起计算,其易受孕期自周期第10日起至第20日止。在月经周期第10日前和第20日后为不易受孕期,即安全期。女孩子们大致认为:月经前几天和月经后几天是绝对安全的。事实上,真正靠“计算”来进行的安全期避孕法只能适用于有规律的、有固定伴侣的性生活。假设:现在有一对年轻的恋人,女孩子的周期有时是25天,有时会是31天。假如她在月经后第7天无任何保护措施同房,认为“应该是安全期”,可其实那的的确确已经超出她的安全期了。

又假设:上一个月,一对夫妻在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同房,女性按时服用了紧急避孕药(紧急避孕法,请参考相关章节详解),并且于服药后一星期内出血4天。下一次月经比往常的出血日又有所提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安全期方法的使用就完全失效了,必须等3个月以后,等月经周期稳定下来了,才可以用安全期避孕。

“安全期”避孕警示

不能只以上一次月经来的日子为参照。

不能轻信“月经前后一周”的含糊概念。

不能在使用紧急避孕药之后的短期内单纯使用安全期计算法避孕。

  • 美丽孕期
  • 怀孕手册
  • 育儿宝典
  • 早期教育
  • 母婴用品
  • 女性保健
  • 产前产后
  • 宫外孕
  • 孕产名词
  • 怀孕症状
  • 优生优育
  • 避孕手册
  • 流产常识
  • 怀孕准备
  • 不孕不育
  • 新生儿
  • 婴儿期
  • 幼儿期
  • 学龄前
  • 智力开发
  • 行为习惯
  • 家庭教育
  • 幼儿入园
  • 婴儿营养
  • 奶粉
  • 孕妇用品
  • 婴儿用品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