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教你轻松培养孩子良好品质
更新时间:2012-03-27 10:12:16

小编推荐:孩子太老实让妈妈烦恼

案例一:意志缺乏型

小A是四年级学生。在家里,她写作业时,“我不会,你教我”老挂在口中,父母让她自己想,但她总是坐在那儿不动笔,瞪大眼睛泪眼汪汪地看着父母,心软的父母最终只能陪她写作业。在学校里,她总是跟着几个女生转,她们玩什么,她也跟着玩什么,她们要她干什么,她也跟着干什么。

像小A这类学生存在过度依赖心理。意志上的依赖实质上就是意志缺乏。这类儿童的行为常常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和为什么做,事事依赖别人,易受人暗示和指使。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自主意识,只会被动接受,不善于思考分析问题,学习能力弱,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成绩会逐年下降。

案例二:意志矛盾型

小B是个热情开朗、聪明大方的男生。但小B的执拗,却让同学们对他“望而却步”,让老师也头痛不已。有一次小B拿了一位同学的书要求借给他看,那位同学因自己没看完不愿借给他。其他同学见了,劝他把书还给别人,他不肯,还大声叫嚣着。老师来了,小B仍是紧紧地拽着书不放,任凭老师怎么相劝也不放手。

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坚持不懈地努力,哪怕遭受暂时的失败和挫折,也要继续前进,这是具有坚韧、顽强意志品质的表现。但是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明知原来的决定是错误的,仍然固执己见,按着自己的性子来,就是执拗了,也就是意志矛盾。像小B这类孩子在小学里还是比较多见的,犟脾气一上来,谁说谁劝也不听,一定要按自己的意志办事,往往造成人际冲突,伤了同学之间的感情。

案例三:意志薄弱型

小C有着良好的学习愿望,他一直梦想着自己在各方面都能赶超班中的优秀生。课堂上,他却常管不住自己,常常会走神;在家中,每逢周末一开电脑,他就欲罢不能,作业总是在周日晚匆匆完成,学习成绩时有起伏。

小C属于意志薄弱型的孩子。意志薄弱在小学生中极为常见,影响他们的学习。意志薄弱的孩子常管不住自己:有些有良好的学习愿望,但是贪玩,禁不住娱乐和其他刺激物的引诱,一再放松、原谅自己;有些听课时注意力涣散,特别对于接受艰深的知识,会很快感到疲劳,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有些刚开始学一门功课或技艺时,兴趣很高,可是时间一长就坚持不下来了,嫌烦改学别的,改来改去,哪一样也没学成。

小编建议

良好的意志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当他们出现意志行为问题时,作为家长可试着给孩子做心理疏导,在疏导中促进孩子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以下几条建议供家长参考:

1.鼓励孩子自我管理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此来培养他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战胜依赖心理。

2.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针对一些孩子“常下决心又常改不了”的弱点,鼓励孩子多采用自己提出的好措施、好办法。比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请家长监督、自我克制、积极暗示等。家长要以多肯定、多称赞的方式给予强化,使他们有意识地培养自制力和坚持性。

3.引导孩子多实践

要放手让孩子参加各种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如劳动、文体活动等,为孩子提供锻炼和克服困难的机会,这对他们了解社会、认识人生、磨练意志、增强心理耐受力都是有益的。

小编推荐:经常听胎教音乐使胎儿失聪

4.指导制定合理目标

指导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不跟风不盲目,忌过大过多,并认定一个目标,就要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前进。

5.发挥家长的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投资”环境,并以自身具有的优秀个性品质给孩子以示范作用。对于那些执拗的孩子,家长要学会“以退为进”,先冷处理,再心平气和地跟他沟通,引导他换位体验,学会宽容。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孩子在一到三岁时出现任性乱发脾气现象时,家长不要一味迁就,而要及时引导,那么到了小学,孩子的执拗现象就可避免。

  • 美丽孕期
  • 怀孕手册
  • 育儿宝典
  • 早期教育
  • 母婴用品
  • 女性保健
  • 产前产后
  • 宫外孕
  • 孕产名词
  • 怀孕症状
  • 优生优育
  • 避孕手册
  • 流产常识
  • 怀孕准备
  • 不孕不育
  • 新生儿
  • 婴儿期
  • 幼儿期
  • 学龄前
  • 智力开发
  • 行为习惯
  • 家庭教育
  • 幼儿入园
  • 婴儿营养
  • 奶粉
  • 孕妇用品
  • 婴儿用品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