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10种宝宝紧急情况早期自救法
更新时间:2013-06-24 18:05:52

生活中难免有意外。当孩子发生紧急事故,家长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应对孩子实施正确的自救,往往能减轻孩子的病情,为医生的进一步治疗打下基础,从而减少致残率、死亡率。而对于本文提到的常见的10种危急时刻,我们该何去何从呢?施展正确的自救是必须的,但前提是你必须提前知道发生某种情况之后,该怎么做。

下面来告诉你正确的方法:

一、宝宝遭遇煤气中毒

1、立即把患儿移到室外空气流通的地方,

2、清除患儿口中的呕吐物或液,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阻赛呼吸道引起窒息。

3、如果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立即在现场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二、宝宝触电后的早期自救

1、切断电源。切忌用手或潮湿物品直接接触小儿和电源,可用干木棍、竹竿或塑料物品将电源拨开或将接触小儿的电线拉断或移开,或立即关闭电源开关或总闸断电。

2、受伤小儿应就地平躺休息,避免多动。

3、对呼吸、心跳停止者要马上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三、宝宝发烧惊厥时如何施展自救

l、不要大声哭叫或摇动小儿,也不要喂水、喂药。

2、让患儿安静平卧,头偏向一侧,衣领松开。

3、用布包着竹筷放在上下牙齿间,以防咬伤舌头。

4、可用指甲掐人中穴止痉。

5、如有高热,可在患儿的前额上放一块冷湿的毛巾,也可用30%的酒精擦浴腋下、后背、头颈、大腿根内侧2—3遍。

四、宝宝头颈部外伤时如何自救

1、患儿平躺,尽量不要移动,若必须移动,一定要几个人同时平着抬起患儿,轻抬轻放,千万小心。

2、如怀疑颈部有骨折,可用毛巾或衣物等放在颈部的周围固定,以防止颈部移动。

3、昏迷者应使其下颌向上扬起,保持呼吸道畅通。

4、呕吐时应将脸偏向一侧,并清除口中呕吐物,以免阻塞喉咙。

5、可用冷毛巾或冰块敷在撞击的地方。

6、如有出血,可用干净的布块加压止血;鼻和耳朵出血,不要填塞东西,只要擦去血液即可。

五、宝宝遭遇烫伤时如何自救

1、立即把烫伤部位浸入洁净的冷水中半个小时以上,水温越低效果越好,但不能低于—6℃。

2、千万不能往创面上乱涂老鼠油、植物油、消炎粉等。

3、不能用手去抹伤处皮肤。

六、宝宝误服药物或毒物时如何早期自救

1、立即用手深入孩子的口内刺激咽部使其呕吐,将药物反吐出来。

2、吐完后,稍大一些的孩子可让其饮一杯水后再次催吐。

3、注意清除口中之呕吐物, 以防窒息。

七、宝宝不小心咬断体温表时如何早期自救

让孩子将碎玻璃吐出,并用清水漱口,如已吞下玻璃渣,可让孩子多吃一些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如韭菜等),使玻璃被蔬菜纤维包住,随大便排出。

八、当宝宝气管进入异物时如何早期自救

1、倒立拍背法:对于婴幼儿,家长可立即倒提其两腿,头向下垂, 同时轻拍其背部。这样可以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2、推压腹部法:让患儿坐着或站着,家长站其身后,用两手臂抱住患儿, 一手握拳,放在患儿的脐与剑突之间,另一手掌压住拳头,有节奏地使劲向上内推压,逼使异物随气流直达口腔,将其排除。

3、不要试图用手把异物挖出来。

九、宝宝被猫狗咬伤时如何早期自救

1、把伤口内脏血挤出。

2、先用肥皂水清洗伤口,然后用清水冲干净,最后涂上一些碘酒。

十、宝宝遭遇毒虫伤害时如何施展自救

1、蜈蚣咬伤:可立即用5一10%的小苏寸丁水或肥皂水冲洗,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

2、蝎子蜇伤:蜇伤如在四肢,可在伤部上方缠止血带,拔出毒钩,将明矾研碎用米醋调成糊状,涂在伤口上。

3、毛虫蜇伤: 可用橡皮膏粘出毒毛。

4、蜂蜇伤:用消毒针将断刺剔出,可用肥皂水充分洗患处,然后再涂些食醋或柠檬。

当宝宝遭遇以上10种情况时,您是否胸有成竹、处惊不乱呢?君要未雨绸缪,记住这10条吧!

  • 美丽孕期
  • 怀孕手册
  • 育儿宝典
  • 早期教育
  • 母婴用品
  • 女性保健
  • 产前产后
  • 宫外孕
  • 孕产名词
  • 怀孕症状
  • 优生优育
  • 避孕手册
  • 流产常识
  • 怀孕准备
  • 不孕不育
  • 新生儿
  • 婴儿期
  • 幼儿期
  • 学龄前
  • 智力开发
  • 行为习惯
  • 家庭教育
  • 幼儿入园
  • 婴儿营养
  • 奶粉
  • 孕妇用品
  • 婴儿用品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