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给孩子开胃不当食欲或更差
更新时间:2013-07-11 23:13:07

近日,笔者从广州市中医院儿科了解到,虽然如今各种食品琳琅满目,但许多孩子的胃口却似乎越来越差了。因患厌食症而较长时间没有食欲的小患者,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新手父母们来说,如何对付“厌食”的小家伙,也成了一门急需要补的功课。

广州市中医院副院长提醒说,引起孩子厌食的原因有多种,既可能是因为孩子平时吃东西没有节制,吃了过多肥甘厚腻之物引起食积,也可能是孩子在生病时吃了过多苦寒的中药或抗生素等药物导致脾胃虚弱。如果妈妈不了解孩子的情况,胡乱给孩子“开胃”、“促食欲”,甚至强迫进食,反而可能伤了孩子的脾胃,这对原本已经厌食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病例

消滞凉茶促胃口 女孩喝了竟遗尿

快3岁的妍妍最近几个月总是没胃口,吃饭时往往才吃几口就不肯再吃了。妈妈想方设法变换了多种食谱,也没能激起妍妍的食欲。后来听邻居说喝些消滞、开胃的凉茶可以让孩子胃口变好,妍妍妈妈便买回来让女儿连续喝了两个星期,结果妍妍的胃口不仅没有好转,反而不时打嗝,甚至还出现了夜间遗尿的现象。

“消滞、开胃的凉茶对那些吃得过多,有积滞症状的孩子确实有一定作用,但孩子厌食并不一定都是积滞引起的,要辨证用药才行。”医生告诉妍妍妈妈,妍妍的厌食并非因积滞引起,而是主要由脾胃虚弱造成,消滞、开胃的凉茶喝多了,反而更伤孩子的脾胃,夜间遗尿就是脾虚的表现之一。

现状

厌食症患儿一年翻了近一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一些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近年来,患厌食症的孩子数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医生指出,小儿厌食症是指在排除其他急、慢性疾病的前提下,孩子在较长时期内出现食欲不振或减退、无饥饿感甚至拒食的一种病征,多见于1至6岁的孩子。

据介绍,根据广州市中医院的统计,2009年该院接诊的厌食症儿童约为50人,到2010年,这一数据就翻了近一倍,达到近100人。“小儿厌食症如果反复不愈,可引起小儿抵抗力减弱,出现缠绵难愈的呼吸道感染,也可转化成营养不良,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医生提醒家长们,当发现孩子长时间出现厌食表现时,应引起重视,及早就医。

分析

饮食、药物均可削弱脾胃功能

医生分析说,“过食肥甘厚腻”及“过食生冷”是造成小儿厌食症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孩子吃东西没有节制,喜欢吃的东西一个劲地拼命吃;还有些家长为孩子选择食物时,片面追求高营养、高蛋白的饮食,这些对孩子的脾胃功能都是不利的。”医生表示,如果孩子平时总是吃过多的零食或冰淇淋等生冷食物,也可导致脾失健运,气机阻滞,消化吸收失常。

不少广州妈妈发现孩子胃口不好时,习惯给孩子喝些七星茶等有开胃、消滞作用的凉茶。医生指出,这种做法并不适合每个孩子,“七星茶的主要作用是消滞,如果孩子是积滞,吃得太多,消化不良,可以适当喝一些。但如果孩子本身就脾虚,即使没吃什么东西也胃口不好,那么喝多了七星茶反而更容易削弱脾胃功能。”

“我们发现,这几年,虚寒体质的孩子多了很多,这与他们平时反复喝凉茶等习惯不无关系。”医生指出,除了苦寒的中药之外,大量使用抗菌素等药物也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对于脾胃虚弱的孩子,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特别慎重。”此外,孩子体内缺乏锌元素、内分泌功能紊乱或生活环境突然发生改变、突然受到恐吓时,也可能出现厌食的表现。

治疗

健脾和胃试试食疗

医生表示,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多以健脾和胃、行气助运为治疗原则,采用味淡甘和的中药,并通过全身的调理来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对顽固的厌食症患者,还可以配合中医的捏脊疗法,起到“内外合治”的作用。

  • 美丽孕期
  • 怀孕手册
  • 育儿宝典
  • 早期教育
  • 母婴用品
  • 女性保健
  • 产前产后
  • 宫外孕
  • 孕产名词
  • 怀孕症状
  • 优生优育
  • 避孕手册
  • 流产常识
  • 怀孕准备
  • 不孕不育
  • 新生儿
  • 婴儿期
  • 幼儿期
  • 学龄前
  • 智力开发
  • 行为习惯
  • 家庭教育
  • 幼儿入园
  • 婴儿营养
  • 奶粉
  • 孕妇用品
  • 婴儿用品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