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孕期B超检查过多不利于胎儿发育
更新时间:2013-08-02 13:56:23

孕妈妈们为了迎接一个健康的宝贝,恨不得从受孕的第一天开始便时时刻刻跟踪腹中的宝贝。于是,B超成了实现孕妈妈梦想的途径。可是B超就是万能的吗?B超检查次数越多越好吗?

孕期B超检查过多不利于胎儿发育

细胞受到损害

B超检查对孕妈妈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在目前的超声波方法中,B型超声波检查法是最主要的方法。借助B超可以诊断诊断妊娠、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和胎盘情况。而且人们普遍认为B超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对受检者无损害的检查。其实,超声波也是一种能量形式,达到一定剂量时孕妈妈体内会产生生物效应,使发生生物效应的局部细胞受到损害。

抑制卵巢发育

有研究表明,怀孕期间做的B超检查越多,胎儿畸形的几率越大。因为超声波可造成大脑一时性的抑制,同时还能抑制女胎的卵巢发育,从而抑制胎儿的正常发育,发生畸胎或死胎。

一般情况,为了确定宫外还是宫内妊娠,胚胎是否存活,才需要进行B超检查。当发现怀孕后,出现阴道出血或腹痛,为了确定胚胎位于宫内妊娠还是宫外妊娠,或确定是先兆流产或胎儿停止发育,这时需做B超予以鉴别。除此之外不应常规做B超。

孕期做4次B超为宜

第一次B超

胎儿在宫内孕5周时一般的B超可以见到胎心搏动。胎儿在宫内的3-8周正值器官分化,是器官分化的敏感期,应减少不必要的外来刺激。

第二次B超

当怀孕到中期,应该通过B超除外胎儿的大体畸形,如先天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四肢缺如、先天唇腭裂等等。一般在怀孕22周-26周作较为合适,因为胎儿20周左右时正是大脑突飞猛进的发育时期,过早接受B超可以因为胎儿发育较小,一些组织看不清而白做,不能达到筛查畸形的目的;同时会影响胎儿大脑的发育。

第三次B超

孕晚期在32周时可以做一次B超,了解胎儿在宫内发育的情况,以及羊水多少,胎儿大小,有无脐带问题等等,为进一步妊娠给以指导。

第四次B超

孕37周时可以做一次B超,为胎儿做鉴定,发现胎儿发育中存在的问题,如胎盘、脐带、胎儿等等为分娩做好准备。

提醒:如怀孕不正常,则需根据情况决定B超检查的次数。如羊水过多时,需在治疗前后经常测量羊水量。

特殊情况仍需要做B超

根据前面的分析,孕期做的B超4次为宜,但是不能多于4次。如果孕期发生异常情况,则仍需做B超。所以除了两次必要的检查外,还要根据孕妈妈的身体情况,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必要的检查。例如,当孕妈妈出现流产症状时,医生很可能需要通过B超确认胎儿的情况,这时切不可一味地担心B超会对胎儿造成影响,而坚持不做,就会造成悲剧。

B超检查前注意事项:

1、不要饿着肚子做B超。尤其孕中晚期,肚子饿的话宝宝不配合,B超检查的时候有些数据看不清楚,无法测量,或者测出来的数据不准确。

2、去医院检查最好穿宽大易穿脱的衣服和鞋子,这样能节省时间,也能让孕妈妈本来紧张的心情放松一点。检查时应尽量放松,配合医生检查。如果在检查的时候过于紧张,有可能会影响检查的效果。

3、提前憋尿。怀孕早期做B超的时候,需要在膀胱里积聚一定量的小便才能看得清楚,因此建议孕妈妈提前憋尿。如果在孕早期,因为特殊的情况,如肚子痛、阴道出血等,需要做B超检查,那么在家就提前喝4-6杯白开水,到医院检查就省时间了。怀孕中晚期则不需要。

4、做B超前不要吃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牛奶、红薯等,因为这样会阻碍超声波的穿透,造成所检脏器显像不清。

5、如果上次的检查有问题,需要提前咨询好这次去医院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精彩推荐:

孕妈美丽有妙招 擦BB霜胜过PS

避免尴尬 哺乳期防溢乳垫推荐

抓住3个关键 孕妈选对防辐射服

妊娠

  • 美丽孕期
  • 怀孕手册
  • 育儿宝典
  • 早期教育
  • 母婴用品
  • 女性保健
  • 产前产后
  • 宫外孕
  • 孕产名词
  • 怀孕症状
  • 优生优育
  • 避孕手册
  • 流产常识
  • 怀孕准备
  • 不孕不育
  • 新生儿
  • 婴儿期
  • 幼儿期
  • 学龄前
  • 智力开发
  • 行为习惯
  • 家庭教育
  • 幼儿入园
  • 婴儿营养
  • 奶粉
  • 孕妇用品
  • 婴儿用品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