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备孕需要做什么
更新时间:2013-08-02 14:03:00

备孕需做些什么准备工作?这是一个正处备孕阶段夫妻很关心的一个话题。那么以下就根据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备孕阶段应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准爸妈都需做孕前检查

我国取消强制性婚前检查已经将近七年了,能够明显的看到各地婚检率在逐渐下降,而新生儿出生的缺陷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长。因此相关专家提醒,如果正准备怀孕并且还没有做过婚检的,千万不可忽略孕前检查。夫妻双方最好是能够在准备怀孕的半年前去做一个孕前检查,一确定身体是否健康。而女性的基本孕前检查也包括了引导炎症以及生殖系统检查,因此检查的时间最好是能够在月经刚刚干净的时候去。

专家特别强调,准爸爸一定不能够认为孕前检查跟自己没有关系,而是需要和准妈妈一起去做孕前检查。而检查的时候应该在停止性生活的七天后,检查的内容内包括了前列腺炎等、精索静脉曲张、有无包茎,并且对于精液进行相应的常规检查。

口腔检查不可忽视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有80%的女性在于孕期间都会很容易出现牙疼、牙龈出血等现象。但是在于孕头三个月与后三月都是不能拔牙的,因为在孕初期拔牙很容易诱发流产的不良情况。而在于孕晚期拔牙则容易致使早产。

因此,在孕前必须要将所有的口腔问题都处理好,以此来避免致病菌进入血液循环,然后通过血液进入到胎儿进而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甚至可能会发生早产。并且,如果孕妇有蛀牙,那么宝宝在出生以患蛀牙的几率也会大大提高。所以,若女性患有牙病,最好能够在孕前及时治愈好。

孕前最好能够接种两种疫苗

由于我国目前还无专门为女性设计的怀孕免疫计划。因此专家建议女性在怀孕前最好能够去接种风疹疫苗以及乙肝疫苗。而乙肝疫苗至少应该在于孕前9至10个月注射,这样才可保证女性在怀孕时体内的乙肝疫苗病毒能够完全消失并产生抗体的功效。此外,有一部分人可能在3针注射完后还需要再进行加强注射,所以最好能够提前11个月来接种孕前乙肝疫苗。

由于孕妇在孕期如果感染了风疹病毒很有可能会致使胎儿畸形。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能够将风疹疫苗提前在孕前8个月进行注射,并且在于接种的两个月后确认体内是否有抗体产生。且至少应在孕前3个月进行风疹疫苗的注射,因为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孕期间体内的风疹疫苗病毒可以完全消失,不会给胎儿造成影响。

半年倒计时

基础体温记录、掌握排卵期

排卵期性交最容易受孕成功。如果月经规律正常的情况下,排卵期一般是在下次来月经前的第14天左右。而如果月经不正常的话,则可以测量基础体温以此来确定排卵期,即是每天造成醒来后,不要起床和挪动自己的身体,然后那出体温表进行测量体温,一般排卵正常的女性基础体温会在经期后稍低,而排卵日则可能会更低,一般排卵后的体温要比排卵前体温高出0.3~0.5℃。

而除了测量基础体温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宫颈粘液的变化、以及使用排卵试纸等,都能够测出排卵期。

3个月倒计时

在孕前3个月开始女性每天应该补充叶酸0.4毫克,这样能够减少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风险。并且从孕前3个月需注意营养的加强,维生素丰富和高蛋白的食物应多吃,还需多补充微量元素、补充矿物质、维生素,以此来保证生殖细胞的发育。且饮食应多样化,不可偏食。

保持愉悦方式的美好心情

让宝宝能够出生在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中,所以在准备怀孕前,夫妻双方应对何时怀孕、孕期间以及宝宝出生后该如何安排家庭与生活都达成共识,这样才能够让宝宝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并且,在受孕的前两三个月夫妻双方应生活规律正常,早睡早起、适当的做些运动,并且还需保持心情愉悦。因为如果工作或者是生活过于紧张劳累,家庭不和,或者是刚刚遭受过重大的精神打击时,是不宜怀孕的。

  • 美丽孕期
  • 怀孕手册
  • 育儿宝典
  • 早期教育
  • 母婴用品
  • 女性保健
  • 产前产后
  • 宫外孕
  • 孕产名词
  • 怀孕症状
  • 优生优育
  • 避孕手册
  • 流产常识
  • 怀孕准备
  • 不孕不育
  • 新生儿
  • 婴儿期
  • 幼儿期
  • 学龄前
  • 智力开发
  • 行为习惯
  • 家庭教育
  • 幼儿入园
  • 婴儿营养
  • 奶粉
  • 孕妇用品
  • 婴儿用品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